作为全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四川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高质量发展?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地正立足一“重”一“轻”产业优势,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里是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清洁能源生产制造车间,眼前这个重型装备是为非洲朱利诺水电站生产的转轮,这个月,它将生产制造完成,并被运往坦桑尼亚。
从80吨重的水轮机组零部件,到180吨重的“华龙一号”核电凝汽器,目前这座车间90%以上的产品都用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近年来,德阳不断加快产业创新步伐,联手成都,组建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创新中心,现已集聚了2800多家能源装备企业。如今,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已经具备先进水电、清洁火电、大功率风电等领域的全产业链能力,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四川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夏:接下来,德阳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上狠下功夫,在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加速全价值链业务协同。
目前,四川已成为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重装备提质倍增,以新材料、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轻产业,也在四川加快布局。在绵阳,这个由稀土永磁制成的小圆环重量不到1克,其磁力却能够吸起相当于自身重量600倍的重物,该技术已经运用在了智能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多项领域。而这个柔性屏,厚度比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还要薄,不仅显示分辨率高,还可实现360度全角度弯曲和折叠。这些体积小、体型轻薄的产品,已为绵阳创造了约2000亿元的产值。
四川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益霖:我们重点聚焦“小”而“轻”的产品生产制造,出台科创、工业专项政策,积极培育新型显示、连接器及传感器、新材料等产业。
从指尖上的稀土永磁零件,到薄如蝉翼的柔性屏,再到纳米级的芯片......“小”而“轻”的产业集群,正助力四川加快打造更高能级、更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高地。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先进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20.9%,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9.4%。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机关 周海琦:我们将巩固提升一“重”一“轻”产业优势,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全力建设服务国家全局、体现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总来川视察时强调,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德阳,一批龙头企业正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引领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今天的“四个发力”一线观察,我们就走进四川观察的观察点——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看他们如何攀登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新高峰。
在位于德阳的东方电机会议室里,一场关于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结构设计方案的讨论会正在进行,来自水力开发、水轮机设计、刚强度等专业的4位主设计师为了说服对方争执不下,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凡家异正忙着与各方协调。
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凡家异:平时的话可能更热烈一点,因为平时的话还有其他专业的领导在,大家都站在自己为了各专业表现更优的角度,然后争取。
如果说水电机组是一个水电站的“心脏”,那么凡家异他们正在讨论的转轮,就是“心脏”的“心脏”。
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凡家异:它是最核心的部位,它的优劣可能就决定了我们后续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转的好坏。
凡家异的团队研发的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冲击式水电机组。水电机组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两大类,以往我们熟知的三峡、葛洲坝、白鹤滩等,都属于反击式,与冲击式相比,适用于低水头,也就是水位落差较低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而这一次,东方电机要挑战的则是高水头的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
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凡家异:它是(水电开发)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必须面临的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是整个我们国家在西南地区或者西部地区的高山峡谷的这么个地形决定的。
凡家异告诉我们,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不断加深,长江、黄河中下游的水电站已经接近饱和,行业要想再向前发展,就只有在高山峡谷等地势更为险峻、水位高低落差更大的地方开发,而这,就需要能够承受住更高水压冲击力的冲击式发电机组。
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凡家异:这种关键核心技术,是一个补短板的这么一个项目,从中长期来看,实际上就是为我们水电能源或者是整个国家的能源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今年5月16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成功下线,实现了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的“从无到有”。而这一次,他们要从150兆瓦出发,挑战500兆瓦,这样的机组一小时能发50万度电,能供一个三口之家用200多年。机组研制成功后,将比目前世界上在运水头最高、容量最大的冲击式水电机组——瑞士毕尔德隆电站机组容量大出77兆瓦。这样的挑战很让人兴奋,但也很难。最难的,是转轮要长年累月地承受几百米水位落差的水流冲击。
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凡家异:打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最高水头的大概是700米左右的水头落差。喷水的流速大概是120米左右的流速,相当于1.5吨的这么一个小车,然后以500公里每小时这么一个速度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它的受力特点来说,它最主要的是承受这种冲击的反复的、来回的这种疲劳损伤会比较大一些,这个是最难攻克的一个地方。
按计划,东方电机研发的500兆瓦冲击式发电机组,将在2026年底在扎拉水电站投产发电。在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机组最先被制造出来的核心部件——转轮中心体,这个直径4.7米,总重90吨的大家伙。
由于发电机组最后呈现出来的形状酷似一朵蓝色的莲花,因此团队成员给它起了个代号叫“蓝莲花”。未来,在转轮中心体“蓝莲花”的花蕊上,团队将运用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技术,镶嵌上22个水斗,就像是22片花瓣,让“蓝莲花”名副其实。
东方电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凡家异:到时候我们会在你看到这个我们画的这些纹路,这些纹路焊接我们的一个水斗,外部的水斗就是我们的做功的部件,它就可以通过旋转把机械能转化成我们的电能(我们)把它形象地比喻成铁臂绣花。
研发、设计、对比、验证、分析……在过去5年里,团队成员们无数次地推翻再重来,用心浇注着这朵“蓝莲花”,希望它能在2026年底投运发电时惊艳盛开。一旦突破,就意味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质的飞跃。这很重要,很让人期待,但也很难,而这也是我们选择把它作为观察点的原因所在。进入11月,距离下一个节点——转轮模型第三方验收只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研发人员将继续在登顶路上爬坡,我们的“四个发力”一线观察也将继续关注。
近年来,德阳不断加快产业创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