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985高校的教授应该是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的教授,更是各行各业里面的顶尖专家,对社会科技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最近频繁出现的中青年著名学者离世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担忧。
即使全世界的医疗水平都在逐渐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增加。但是这些规律在科研界似乎并不存在,科研学者最近这些年猝死的现象越发明显,还有很多年轻教授都是突发疾病离世,可以说是让人防不胜防。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也会是我国科研界的重大损失。
天津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工科类985高校,学校专注于工科的发展,学科精度非常高。能够在天津大学任教,并且评为教授,说明自身的能力应该很强,在科研方面有真正的成就况。这些人才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都应该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根据天津大学方面发布的讣告: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副院长、焊接与先进制造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东坡教授,因突发疾病在上海离世,终年51岁。这是天津大学重点发展的顶尖学者,没有想到在事业的巅峰期突然离世。
王东坡教授毕生的经历以及美好的时间都奉献给天津大学。他于1990年考上天津大学,并且取得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和工业工程专业双学士学位,这也为他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科毕业以后,王东坡教授继续在天津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获得天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然后在学校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完成全部学业以后,王东坡直接留在天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被聘为副教授,后面成为天津大学英才教授,成为该领域年轻一代里面的佼佼者,将来很有希望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焊接方面的顶尖专家,王东坡教授一直都专注于焊接方面的技术研发,并且取得多项世界级的成果。比如他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改善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超声冲击装置,并作为第一单位负责起草国家标准,关于金属焊接方面的实验方法。
王东坡教授自主研发设计超声疲劳试验机,在焊接结构应力与变形的控制技术、工程结构应力腐蚀性能与防护新技术等方面都有所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的诸多企业以及国外都有实际应用,并且已经产生数十亿的经济效益。
在985高校的学者里面,51岁正是属于事业的上升期,只要拥有足够的研究成果,更是有机会成为澄江学者以及两院院士。毕竟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也只是55岁左右,科研成果达到标准,也是有机会入选。
王东坡教授因突发疾病离世,具体的病因我们尚未得知,也没有必要过度猜测。人总有那么多意外,突发疾病很难进行治疗。可能平时没有注意身体,在检查时都已经属于晚期,这也是最遗憾的地方,或许这就是俗称的天妒英才。
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科研人员数量整体规模更大,每年折损的比例却更高,这一点确实值得反思。现在国内的科研界变得越来越“内卷”,学术论文的比拼更加严重,熬夜工作已经成为常态。
以前我们会觉得互联网企业的工作很辛苦,程序员每天都是996式的生活。如果我们真正了解科研行业的具体情况,会发现科研人员的加班比程序员更严重。这里所说的科研员就是以理工类学者为主,长时间都是待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
如果在35岁之前,高校里面的年轻学者依靠着旺盛的精力,可以支撑着熬夜工作。但是在40岁以后,依然拼命熬夜工作到凌晨,长期如此拼命工作,不仅会耗费自己的精力,更会消耗自身的体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可控疾病。
长时间的熬夜,高强度的工作,还有面对各方的科研压力,这些都成为压倒当今年轻学者的重要因素。很多突发疾病都是来源于心脏或者是脑部,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这类问题,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以降低年轻学者的患病率。
加强学者的心理建设以及医疗检查,同时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制度,这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客源环境,避免更多的学者过早离世。